<dl id="s6arp"><nobr id="s6arp"><td id="s6arp"></td></nobr></dl><track id="s6arp"><nobr id="s6arp"><td id="s6arp"></td></nobr></track>

  1. 0533-8795202
    0533-3073445
    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>新聞動態 >>行業動態>

    創業教育尤需審時度勢

    來源: 閱讀: 時間:2015-11-05 14:54:24


     近日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創新創業的舉措,此次推出的《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重點任務分工方案》是將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,并從方式方法和途徑角度加以明確規定,努力營造適應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,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有力舉措。

        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“第三本護照”,與學術教育、職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然而,受教育體制、教學模式、師資結構和教學資源等問題制約,我國的創業教育相當薄弱。突出表現在創新創業理念尚未深入人心,教學體系還不健全,鼓勵創新、寬容失敗的環境尚未形成。大學生創業面臨著資金、技術、經驗、機會等諸多難關,創業意愿不強,創業比例不高,成功率也不高;诖,此次方案的出臺可謂及時雨,學校理應順應時勢,加大對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,主動與社會對接、與企業結合,運用互聯網思維把政策落實好。

        近年來,雖然國家不遺余力地鼓勵大學生創業,但由于創業教育起步較晚,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階段。單純通過大學階段的政策宣傳、理論灌輸、技巧訓練等推動創業,導致創業教育基礎薄弱,成效并不明顯。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,創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,創業教育要一以貫之。反觀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,基本建立了涵蓋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專直到本科、研究生教育全過程的完備體系。譬如,英國政府從中學開始開設商業課程,美國從1998年就開始向中學生普及金融、投資等方面的教育,日本從小學就開始實施就業和創業教育。為此,我國需要積極借鑒國外創業教育模式,從小抓起,由淺及深,逐步建立系統完備的創業教育體系,強化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銜接性,避免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“兩張皮”?上驳氖,此次方案中特別提出“探索高校、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、離崗創業有關政策”,這既為專業技術人員創新營造了寬松環境,也為學生親身體驗創業的實戰環境提供了平臺。

        創業教育關鍵在于播撒創新種子,而不是制造流水線的產品。創業需要知識教育,更需要因材施教,不能不加區分地一刀切。畢竟,創業和創業教育是兩碼事,創業是真刀真槍的商業活動,只有極少數有創業愿望且具備現實條件的人才能遨游商海。創業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大眾化教育,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,是在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基礎,而不是讓學生們辦企業、賺大錢那么簡單。創新創業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,關鍵是用一種創業的心態去生活,而不是為創業而創業。否則,不加區分地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商業活動,創業教育的實施很可能異化為創業技能培訓,從而背離了創業教育的初衷。

    在線客服
    在線客服
    在線咨詢:
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路老師
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劉老師
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張老師
  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石老師